资治通鉴(资治通鉴从哪个朝代到哪个朝代)

sfwfd_ve1 2024-07-15 酒店管理 49 515

本文目录一览:

《资治通鉴》(书名)有什么含义?

含义:提供给当时(北宋)统治者通用的,可广泛使用的借鉴性的历史资料。书名的由来,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而钦赐此名的。由此可见,《资治通鉴》的得名,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,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。

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“资”,在文言文做动词使用的时候,解作“用于、用以、提供”。“治”,在这里解作“治理、统治”。“通鉴”,在这里解作“通用的,可广泛使用的借鉴(资料)”。

问题二: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 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。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耽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问题三: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 《资治通鉴》,其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行失,宋神宗赐名《资治通鉴》。

书名的来历: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,名为《通志》,进于宋英宗。治平三年(1066年)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,至神宗元丰七年(1084年)完成,历时十九年。神宗以其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命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所以 ,资,有助于;治,治理;鉴,借鉴。另外:《资治通鉴》-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。

“资治通鉴”是什么意思?

资治通鉴是“给所有治理国家社会的人做借鉴”的意思,其中资字是“供给”的意思,通是“全”的意思。《资治通鉴》,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

意译:治国借鉴历史 《资治通鉴》,其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行失,宋神宗赐名《资治通鉴》。 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

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“资”,在文言文做动词使用的时候,解作“用于、用以、提供”。“治”,在这里解作“治理、统治”。“通鉴”,在这里解作“通用的,可广泛使用的借鉴(资料)”。

《资治通鉴》的名称是怎么来的?
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。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。

书名的由来,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而钦赐此名的。由此可见,《资治通鉴》的得名,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,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。

可以看到资治通鉴对史书的一个改造和修改。因此资治通鉴也被称之为是一本帝王之书。

治平三年(1066年)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,至神宗元丰七年(1084年)完成,历时十九年。神宗以其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命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,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。取材除十七史以外,尚有野史、传状、文集、谱录等三百二十二种。

资治通鉴原文赏析

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资治通鉴原文赏析,欢迎大家分享。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。 太建十二年庚子,公元五八零年 春,正月,癸巳,周天元祠太庙。 戊戌,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,督缘江军防事。 乙卯,周税入市者人一钱。 二月,丁巳,周天元幸露门学,释奠。 戊午,突厥入贡于周,且迎千金公主。

人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见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:用铜做成镜子,可以用来端正衣帽;将历史作为镜子,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更替之因;将人比作一面镜子,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。

出处 北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论举贤》原文 上令封德彝举贤,久无所举。上诘之,对曰:“非不尽心,但于今未有奇才耳!”上曰:“君子用人如器, 各取所长。古之致治者,岂借才于异代乎?正患己不能知,安可诬一世之人!”德彝惭而退。

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

含义:提供给当时(北宋)统治者通用的,可广泛使用的借鉴性的历史资料。书名的由来,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而钦赐此名的。由此可见,《资治通鉴》的得名,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,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。

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“资”,在文言文做动词使用的时候,解作“用于、用以、提供”。“治”,在这里解作“治理、统治”。“通鉴”,在这里解作“通用的,可广泛使用的借鉴(资料)”。

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,主编司马光原欲定名为《通志》,神宗即位后,把《通志》改名为《资治通鉴》,意思是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。

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。《资治通鉴》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,书名的含义是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《资治通鉴》以深邃的历史眼光,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,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,下至宋朝建立之前,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。

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所以叫《资治通鉴》。《资治通鉴》的内容以政治、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,兼及经济、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,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、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,以警示后人。

《资治通鉴》的作者是谁?

1、司马光。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。

2、《资治通鉴》作者是:司马光。《资治通鉴》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。

3、《资治通鉴》作者是司马光。司马光(1019-1086),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,史学家,文学家。原字公实,后改君实,原号迂夫,后改迂叟,世称涑水先生。司马光自幼嗜学,尤喜《春秋左氏传》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4、《资治通鉴》的作者是司马光,司马光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涑水乡,世称涑水先生。是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。宋仁宗宝元元年,进士及第,累迁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

5、司马光 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。

6、【答案】:D 作为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的典范之作,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。故正确答案为D。[b]本题相关知识点:[/b]司马迁:西汉武帝朝伟大的史学家,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。